官方新闻
News Center龚建林 摘要:体育文化生态系统是体育文化与体育环境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研究认为,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要素主要包括体育项目、象征符号、乡土情结、历史传承、文化认同、社会组织、体育环境,这些要素之系统的基础。童昭岗等[3]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文化包括心理、行为、物质3个方面的要素,或者说3个不同的层面。体育文化也不外乎这3个层面:体育文化的心理要素,也就是文化的精神、观念层面,有时称为精神文化;体育文化的行为要素,也就是体育文化的行为方式,制度规范层面,有时称为行为制度文化;体育文化的物质要素,也是文化的物质的实体层面,有时又称为物质文化,包括凝结体育文化特质的各种物质产品。”易剑东[4]认为体育文化系统是由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育精神文化3个子系统构成。这种对体育文化的认识与当前文化学界的认识是吻合的,也与本文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体育文化子系统是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核心部分,但是体育文化子系统作为一定时空的存在,它必然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的某些因子发生着这样和那样的联系,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的这些因子共同构成了体育文化的环境子系统。体育文化的环境,实际上就是体育文化生态的外环境,可以区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体育文化的环境为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交换,从而使体育文化生态系统保持其开放和相对稳定性,保持良性循环。
自然环境包括该地区所处的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特征、气候条件、水文状况、自然资源的分布等[5]。体育文化的自然环境是指体育行为发生地的地理和气象条件,包括通常所说的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地表生物圈,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体育赖以形成、发展和进行的最基本的物质环境[6]。自然环境对体育文化系统以及该系统中不断变化的人产生重要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自然环境是体育产生、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人类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即人类文化,体育是人类对环境适应的产物,即体育文化[7]。在自然环境中,人类不断努力适应自然环境,征服自然环境,得以生存和发展。在此过程中,体育便逐渐萌芽和产生了。西方的竞技体育、东方的传统武术、瑜伽等等,正是人类在与自然环境的共存中诞生的人类文明,现在的水上运动、雪上运动、冰上运动、沙上运动等许多体育项目仍然主要是依附自然环境开展的。又如北方天高地阔,人们的生产简陋、生活朴素,在与大自然的严酷斗争中培养了勇武精神,赛马、摔跤、角力、驰逐,拖冰床、赛力竞技较发达;南方山环水绕,气候温和,农业精耕细作,物质条件优于北方边地,游泳、潜水、赛龙舟活动历久不衰。
社会环境是人类所特有的生活环境。体育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因素。社会环境具有两重性,即一方面是人作为生物有机体存在于社会中;另一方面人是具有社会性的生命主体。体育文化生态系统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一方面,它以其他社会子系统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是作为生态主体的人的社会环境之一。
体育政治环境包括执政党状况、民主政治制度、政策法规等社会设置的宏观系统,对体育文化的发展起着保障作用。在体育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中,体育与政治之间能量相互流动,并且不断进行着信息流的交换,使体育与政治在相互影响同发展。体育的经济环境是指影响、制约和促进体育运动发展的经济因素的总和。经济对体育的影响来自方方面面,主要的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一是经济发展模式,两者决定体育事业的发展速度、整体水平和具体发展模式。同时体育也通过为经济建设开发人力资本和体育产业,促进经济环境的改善,将经济推向前进。所以说,体育与经济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关系,两者之间也有广泛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交换[8]。体育的科技环境是指为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所营造的科技环境,科技环境推进了体育器物的改进,推动了体育体制的改革,为体育的发展提供强大助推力量。而体育与教育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一个自然、长期和较为稳定的过程,一个国家的体育制度一旦形成,就具有在基本指向上的稳定性。
体育文化生态既包括体育文化与其环境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体育文化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kaiyun开云网站相互联系。
体育项目是体育文化现象主体,也是体育文化的载体,是体育文化的具体表现形态。每个区域都是以一个或多个体育项目为核心而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如梅州以足球作为主要的体育项目;台山以排球作为主要的体育项目;佛山的体育项目也是以武术为中心之一的